无损检测创新实践与应用赛

随到随学随时按照自主进度学习
加入课程 收藏
分享到

课程介绍

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是面向全国高校机械类、材料类、工业工程类等相关专业大学生开展的一项公益性竞赛活动。2019至2023年,大赛连续列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为了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以赛促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切实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经研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将举办“2024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
大赛采用“赛道-赛项”模式,设置“创意赛道”、“创新赛道”和“毕业设计赛道”3个赛道,下设11个赛项。其中,“创新赛道”包括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赛、铸造工艺设计赛、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赛、物流技术(起重机)创意赛、智能制造赛、工业工程与精益管理创新赛、微纳传感技术与智能应用赛、智能精密装配赛、无损检测创新实践与应用赛共9个赛项。本课程为第9赛项——无损检测创新实践与应用赛设立,旨在全面培养学生无损检测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能力。

课程大纲

一、超声检测方向:
理论竞赛
(1)超声检测理论赛笔试(闭卷)方式进行,大赛时间为60分钟,专科组满分为100分,本科组、研究生组满分为120分(其中含附加题20分)。
(2)超声检测理论赛内容: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人员认证培训教材《超声检测》(1、2、3级适用),书刊号ISBN 978-7-111-59628-8。
(3)考题数量:是非题25道,单选题25道(含计算题),附加题5道(本科组、研究生组)。
操作竞赛
(1)超声检测技能赛实际操作竞赛(以下简称UT实操赛)在指定赛场完成,实际操作时间为60分钟,填写检测报告时间为20分钟。选手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竞赛项目,不允许超时。
(2)UT实操赛内容、项目及要求如下:
竞赛项目:板对接焊缝超声检测(18 mm≤T≤22 mm,氩弧焊+手工电弧焊,20#钢,单V坡口)
材质:铁素体钢
试件规格(mm):300×300×T
竞赛内容:缺欠定量、定位和评定
范围和要求:按GB/T 11345-2023标准,B级检测,技术1设置检测灵敏度;按GB/T 29712-2023标准,合格等级2进行验收。
二、射线检测方向
理论竞赛
(1)射线检测理论赛笔试(闭卷)方式进行,大赛时间为60分钟,专科组满分为100分,本科组、研究生组满分为120分(其中含附加题20分)。
(2)射线检测理论赛内容:中国机械学会无损检测分会人员认证培训教材《射线检测》(1、2、3级适用)
(3)考题数量:单选题50道(含计算题),附加题5道(本科组、研究生组)。
操作竞赛
(1)射线检测数字化影像评定赛在大赛指定赛场完成,实际操作时间为60分钟。选手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大赛项目,不允许延时。
三、渗透检测方向
理论竞赛
(1)渗透检测理论赛笔试(闭卷)方式进行,大赛时间为60分钟,专科组满分为100分,本科组、研究生组满分为120分(其中含附加题20分)。
(2)渗透检测理论赛内容: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人员认证培训教材《渗透检测》(1、2、3级适用)
(3)考题数量:是非题25道,单选题25道(含计算题),附加题5道(本科组、研究生组)。
操作竞赛
(1) 渗透检测技能赛实际操作竞赛(以下简称PT实操赛)在指定赛场完成,实际操作时间为60分钟,填写检测报告时间为20分钟。选手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竞赛项目,不允许延时。
(2)PT实操赛内容、项目及要求如下:
竞赛项目:板状对接接头试件渗透检测(着色)
注:长度宜为150~300 mm,宽度宜为100~200 mm,厚度宜为4~8 mm。
材质:碳钢
试件规格(mm):300×200×T
竞赛内容:缺欠定量、定位和评定
范围和要求:按GB/T 18851-2008标准,Ⅱ型渗透剂灵敏度检验;按GB/T 26953-2011标准,合格等级2进行验收。

考核标准

课件浏览100%,客观练习0%,主观练习0%,课内讨论0%。
课程内容不断迭代,成绩以当时的课程内容为准,一旦合格,可以申请证书。申请证书后,以结课处理,成绩不再改动